![](/skin/images/logo-title-1.png)
米茨mici說:外國人與中國人喝酒的差異
文化差異和風俗,形成了方方面面中西方飲酒禮儀的差異,看著外國人喝酒,總覺得像中國人在品茶,只有優雅,決不痛快。外國人喝的是酒,中國人喝的是情。
![](/uploads/allimg/180326/1415032X4-0.jpg)
(米茨mici酒莊葡萄酒)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方和西方,不僅在生活習慣、語言文化、興趣愛好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連喝酒的方式也是千差萬別。那么具體有哪些不同呢?
一、喝酒的目的
![](/uploads/allimg/180326/141503K43-1.jpg)
(米茨mici酒莊葡萄酒)
中國人重“心境”,西方人重“酒”。
中國的文化是混沌文化,“微兮恍兮,存乎一心”,把說不清、道不明當做最高境界,因此喝酒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用酒作為一個升華精神的工具而已。而西方人則是“一是一,二是二”,把自己和酒區分開來,然后去品鑒酒的味道。
二、喝酒的人數
![](/uploads/allimg/180326/1415033a6-2.jpg)
(米茨mici酒莊葡萄酒)
中國人愛組酒局,一大群人的狂歡,喝的不是酒,是人心。
西方人喜歡享受獨處喝的才是酒,是寂寞的感覺。
三、喝酒前的動作
![](/uploads/allimg/180326/14150351Y-3.jpg)
(米茨mici酒莊葡萄酒)
外國人愛喝紅酒,而紅酒喝之前要搖一搖,這就是所謂的醒酒。目的是為了讓紅酒和空氣充分接觸,使酒體中的果香揮發出來以達到最佳的口感和香味。
而中國人自古奉行不能浪費的原則,如果搖一搖把酒灑出來了,是要挨罵的!
四、喝酒習慣
![](/uploads/allimg/180326/14150323U-4.jpg)
(米茨mici酒莊葡萄酒)
中國人飲酒“豪爽”,西方人飲酒“紳士”。
中國人飲酒熱鬧,西方人飲酒平淡。
中國人飲酒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感情,西方人飲酒是為了放縱自己的感情。
五、聚會敬酒
![](/uploads/allimg/180326/1415031205-5.jpg)
(米茨mici酒莊葡萄酒)
中國人“勸酒”,西方人“自飲”。
相較于西方人的“個人自掃門前雪”,長期處于農耕社會的中國人則是“抱團主義”。
表現在喝酒上面,中國人喝酒講究的是呼朋引伴、開懷暢飲,酒桌上要不停的勸酒,才能顯出自己的熱情,才能有飲酒的氣氛。
而西方人則比較自我,喝多少是自己的意愿。如果一個中國人參加西方人的酒會,則會感覺“他們太客氣了,簡直不是喝酒的樣!”
六、下酒菜
![](/uploads/allimg/180326/1415032258-6.png)
(米茨mici酒莊葡萄酒)
中國人奉行吃貨精神,就算是喝酒,也要擺出滿滿一桌的下酒菜,這樣喝起來才香。
而外國人則更注重喝酒這件事本身,根本不需要下酒菜,頂多來兩片起司就ok!
七、敬酒詞的長度
![](/uploads/allimg/180326/14150353W-7.jpg)
(米茨mici酒莊葡萄酒)
中國人尊卑有序,西方比較隨意。
中國人喝酒,誰是主人、誰是客人、坐在哪里、先敬哪個后敬哪個,都是有規矩的,絲毫亂不得。
而西方人則比較隨意,席上極少見到餐桌上互相敬酒,也不興劃拳行酒令的助興之舉。
八、喝到上限
![](/uploads/allimg/180326/14150310C-8.jpg)
(米茨mici酒莊葡萄酒)
東西方人在酒桌上的不同表現其實與性格有關。
西方人豪邁、外向、開朗,酒局是他們自我表現的最佳機會。
而中國人的性格矜持不外向,不似老外一見如故一見鐘情;不喝酒也是豪情滿懷。中國人在酒桌上,信奉“感情深,一口悶”“話不多說,都在酒里。”所以他們通常都是一瓶接一瓶,讓人害怕!
九、結束的標準
![](/uploads/allimg/180326/1415031330-9.jpg)
(米茨mici酒莊葡萄酒)
中國人講義氣,而西方人守時。
相比于中國喝到盡興,喝趴為止,西方人喝到一定的時間就走人,這樣的酒局才更值得提倡!
![](/images/phon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