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中有沉淀,這酒還能喝嗎?
對葡萄酒有一定研究的朋友們都知道,葡萄酒想要判斷品質的好壞,第一步就是觀察葡萄酒的澄清度,不管是出于何種原因,不同品類的葡萄酒都有可能出現沉淀物,那么這些沉淀物是如何產生的呢?對飲用者的健康有沒有影響呢?我們一起來共同了解下。
一、酒中的沉淀是何物?
葡萄酒中的沉淀物主要有膠質體和酒石酸(Tartaric Acid)。膠質體一般會在葡萄酒陳放幾年后產生,組成的物質通常為天然色素、多糖物質和蛋白質;而酒石酸則來自葡萄本身,是水果當中的天然成分,在低溫狀態下會形成結晶。除此之外,葡萄酒中的沉淀物質還可能有酒泥(Lees)、果皮、果梗或者過濾不充分的小顆粒。
酒石酸是什么呢?它是葡萄中存在的有機酸,是葡萄酒酸度的重要來源,也是葡萄酒風味的來源之一。在低于-5°C的溫度下,酒石酸很容易形成結晶。所有種類的葡萄酒都有可能產生這樣的沉淀,如果沉淀量較多,通常還會整片整片地聚在一起。
在陳年一定年限的紅葡萄酒里,一般會出現薄片狀的暗色沉淀物,有些甚至份量不少。這些沉淀物主要由單寧以及因年代久遠而凝集的色素構成。不過這類沉淀也不是老酒獨有的,一些飽滿濃郁型的紅葡萄酒,比如炎熱年份的波爾多(Bordeaux),一些新世界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等也可能會出現這類沉淀。
二、葡萄酒中有沉淀物意味著變質了嗎?
陳年的葡萄酒中有沉淀,是正常現象,也是陳年老酒的特征。這種在陳年過程中由單寧與色素結合產生的沉淀物,我們不必擔心有何不妥。大家最常見的沉淀物是酒石,這是葡萄酒中的酒石酸在較低的溫度下結晶的產物。這類結晶在溫度較低時會緩慢析出,但不會隨著溫度的回升而溶解,因此很容易保留下來。而新酒一般很少有沉淀物,但是也有個別例外。在釀造過程中產生的果皮果梗殘渣、果皮攜帶物、死去的酵母菌或者是果肉沉淀,往往會在裝瓶之前被酒莊過濾掉。
但無論是上述哪種沉淀,都不會損害人的健康和酒的風味及品質,頂多會影響一點口感體驗以及葡萄酒在杯中的觀賞性。只有當沉淀物呈絮狀漂浮在酒中、酒液渾濁的時候你才需要擔心,因為出現這種沉淀物意味著葡萄酒很可能變質了。
三、酒中有沉淀,怎么辦?
雖說沉淀對葡萄酒的品質和飲用者的健康無害,但畢竟顏值不高,同時也會影響品鑒感受,所以大多時候我們還是會選擇除去沉淀。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處理酒中的沉淀呢?
1.將酒瓶直立放于清涼處,讓雜質緩慢沉淀至瓶底,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提前一天就把要喝的“老酒”豎起來。
2.盡量選用較為溫和的方式開啟瓶塞,可以考慮使用雙片老酒開瓶器(又叫Ah-So開瓶器),以免老酒脆弱的塞子被普通開瓶器弄斷。
3.將葡萄酒從瓶中緩緩倒入干凈的容器(通常是細口的醒酒器)中。這個過程需在光源下進行,一手拿酒瓶,另一只手拿著醒酒器,緩慢倒之,直至看到瓶頸處有沉淀出現,便停止倒酒。
除此之外,在珍藏老酒的時候,我們應采取恰當的儲存方式且注意葡萄酒的適飲時間,因為與年輕的葡萄酒相比,老酒在氧氣的作用下要脆弱得多,一不小心就可能錯過其香氣和風味最美好、復雜的時段。
俄羅斯國母級天后阿拉·普加喬娃、克羅地亞首相、肯特親王、羅馬尼亞國王、羅馬尼亞皇室米哈伊夫婦、美國好萊塢動作巨星史蒂文·西格爾、英國麥可親王、歐洲足聯主席邁克爾·普拉蒂尼、葡萄酒大師John Radfor、全球第26位葡萄酒大師John Salvi……查看更多VIP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