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莊園采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每到九月就是豐收的季節,而對于葡萄酒莊園主來說,又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他們又要開始忙碌了,因為只有葡萄的品質好才能釀造高品質的葡萄酒,所以本文米茨Mici小編就來跟大家探討一下,葡萄酒莊園采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北半球vs南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存在季節差異,因而葡萄生長周期也截然不同。就采收而言,北半球的葡萄采收時間一般是9-10月份,用于釀造晚采收(Late Harvest)葡萄酒和冰酒(Ice Wine)的葡萄時間稍晚,而南半球的采收時間則是在3-4月份。在北半球葡萄豐收之時,南半球正值春季,葡萄樹處于發芽期。
二、采收注意事項
1.采收時間
這里說的采收時間有兩層含義。一是較大范圍的采收時期,二是采收在一天當中的時間點。
采收時期對于葡萄品質而言非常關鍵。具體而言,過早采收會造成色澤不良,含糖量低,成熟度不夠,釀造出來的葡萄酒酒精度低,帶有青椒等生青味,品種的風味特征無法得以表達。而采收過晚則會造成酸度不足,酒精含量偏高,釀造出來的葡萄酒缺乏活力,平衡性不佳。因此,釀酒師會通過儀器精確測量或者反復品嘗的方式來確定最終的采收日期。
采收在一天當中的時間也相當重要。一般而言,酒農們會選擇在早晨露珠干了之后或下午3點之后采收,避免果實過于潮濕或由于高溫失水。當然,在氣候溫暖或炎熱的地區,夜晚采摘的方式也很常見。首先,夜晚溫度較低,氧化的速度有所下降。其次,低溫有助于保留葡萄的香氣和風味,且能夠減少葡萄被雜菌侵染的可能性。此外,白葡萄酒所需的發酵溫度一般較低,夜晚采收還可減少降溫能耗。而一些紅葡萄酒在發酵前會經過冷浸漬(Cold Maceration)工序,因而利用低溫的夜晚采收也是有利的。
2. 人工采收葡萄注意事項
人工采收葡萄是一項勞動密集型的工作,需要長時間勞動,體力消耗不小,相當辛苦。但每年到了葡萄采收季,還是有不少學生和休假的上班族加入兼職采收葡萄的行列,體驗一番收獲的樂趣。那么,葡萄采收有什么注意事項呢?
(1)做好采收準備工作。葡萄采收前要把握天氣情況,如果采收之日恰逢大雨,果實會被灌滿水分,風味濃郁度大打折扣。除此之外還要準備好專業的采收工具和設備,如采收剪、采收籃筐和裝運果實的車等。
(2)葡萄采收講究快、準、輕、穩。“快”即講究效率,保證在最快的時間內采收完畢,防止天氣突變,同時保證葡萄的新鮮度;“準”是指下手的部位要準,用剪刀把葡萄的柄剪下來,注意不能損害枝葉,同時要去除感染病菌以及成熟度不夠的果實;“輕”即輕拿輕放,要避免弄掉果實表皮上的果粉及損壞果實,注意采摘時用一只手托住葡萄的底部,避免果實掉落破碎;“穩”是指果串拿在手中一定要穩,裝箱時也要放穩。
(3)若是夜晚作業要小心夜行性動物,如蛇、蝙蝠和狼等。
(4)采收后的裝箱和運輸工作一定要迅速,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氧化,保證果實的新鮮度。白葡萄品種比紅葡萄品種更容易氧化,這是因為紅葡萄品種果皮中的單寧和花青素使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三、人工采收vs機械采收
許多人認為人工采收的葡萄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品質更佳,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人工采收和機械采收各有優缺點。人工采收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較高,效率較低,這是其缺點,但其優點在于,細膩溫和的手工方式能夠極大程度地減少對果實的損傷。機械采收最突出的優勢是效率高,據估計,一臺收割機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1英畝葡萄酒莊園的采摘,但同樣的量人工卻需要5個小時來完成。機械采收一個較大的缺陷是隨意性較大,且采收過程中的撼動可能會對葡萄造成破壞,對于黑皮諾(Pinot Noir)這般“嬌弱”的品種而言更是如此。
酒莊在這兩種方式間的抉擇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例如產區的法律規定和葡萄酒莊園的地形地勢等。法國香檳(Champagne)和博若萊(Beaujolais)產區規定所有葡萄必須經由人工采摘,這是因為葡萄需要成串壓榨,減少異物風味,而這只能通過人工采摘來實現。
一般而言,在地勢陡峭的地區,受地形限制,人們無法利用機器作業。德國的摩澤爾河谷(Mosel Valley)、法國北羅訥河谷(Northern Rhone)、西班牙普里奧拉托(Priorat)、葡萄牙杜羅河(Douro)上游和意大利的普洛賽克(Prosecco)產區就是常見的例子。
事實上,無論是人工采收還是機械采收,都能夠釀造出品質上乘的葡萄酒。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廣泛應用,用于收割葡萄的機器已越來越先進,有一些甚至能達到精確控制的效果,做到高效的同時也保證了采收質量。
俄羅斯國母級天后阿拉·普加喬娃、克羅地亞首相、肯特親王、羅馬尼亞國王、羅馬尼亞皇室米哈伊夫婦、美國好萊塢動作巨星史蒂文·西格爾、英國麥可親王、歐洲足聯主席邁克爾·普拉蒂尼、葡萄酒大師John Radfor、全球第26位葡萄酒大師John Salvi……查看更多VIP客戶